“希望能幫助更多家境貧困的學生!”日前,瀏陽市蕉溪鎮常豐村90歲的退休老教師田國英,把近兩年省吃儉用攢下的4萬元退休金送到當地學校常豐小學。
1947年從原瀏陽師范學校畢業后,19歲的田國英便投身教育事業。她先后到瀏陽烏龍、龍伏、淳口等鄉鎮的學校任教, “多個鄉鎮輾轉,做的卻都是一件事——教書育人”。她從事教師職業31年,曾一人撐起整村教育工作,第一批學生現在已70多歲。
而助學,田國英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了:1994年,她捐贈500元給常豐小學用于校舍修建。
500元對現在來說金額不大,但在1994年,那是田老師近5個月的工資。
從那時起,田國英一直堅持捐資助學。“少的時候幾百元,多的時候上千元,她從來不大肆宣揚,只是默默幫助有困難的孩子們。”常豐村黨總支書記楊平說。
2016年老伴去世后,田國英便跟子女們講好,以后的退休金由她自己來處理。
談起將攢了兩年多的退休金一次性全部拿去助學,田國英說,她這是在回報黨和人民。“老頭子患病的時候,很多費用都報銷了;孫子在軍校讀書的時候,不僅學費免了,每個月還有補助,這都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幫助。”說起這些,田國英臉上充滿感激之情。
田國英說,24年間具體捐了多少錢助學,自己也記不清了,“以后我還會將退休金都存起來,只要我在一天,就不會停止助學。”
她的善行深深感染了周圍人,很多學生后來也成了老師,他們也在堅持助學。她的兒子和兒媳也都是退休教師,這些年來也一直在幫助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。
“老人家平時生活很節儉,舍不得花錢,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年。至今,家里還沒有買一臺車,出行都是依靠摩托車和步行。”常豐小學校長肖家榮說,“這次卻一次性捐出4萬元退休金,這里面凝結著她對教育事業對孩子們的大愛,全校師生都很感動!”
蕉溪鎮常豐村的村民們也對田國英老人助學義舉交口稱贊。她卻笑一笑說:“我做的都是些小事,不值得大家這么關注。”
從500元到4萬元,這些數字在有的人眼里可能有些微不足道,但是堅持24年,涓涓愛心,綿綿不絕,卻是難得的執著與微行大義。
如今在蕉溪鎮,像田國英這樣的愛心人士還真是不少:有在蕉溪中學成立了啟云教育基金,連續8年從外地回來給學生頒獎的鄧啟云;有帶頭捐資成立小組助學基金的高積福;有給母校食堂贈送餐桌椅并資助貧困學子的黃奇……
除了愛心助學,在蕉溪鎮,還有“最美鄉村醫生”高積武、 “最美鄰居”袁建平、天寒地凍夜間勇救落水者的彭雷、全國“孝親敬老模范”李佑蓮…… “一直以來,蕉溪鎮并不缺好人好事。”蕉溪鎮黨委書記江敦明說,近年來,該鎮把 “上善蕉溪”建設作為“塑魂工程”,全力構建了干部忠誠干凈擔當、百姓向上向善、干群和諧互動的政治新生態,讓“上善若水”的蕉溪文化逐步浸潤每一寸土壤。
(來源:湖南日報 李彩鳳 尋曉)